斜滑塊抽芯機構


一、 斜滑塊抽芯機構組成:
合模時,斜滑塊端面與定模分型面接觸,使斜滑塊進入動模套板內復位,直至動定模分型面閉合。斜滑塊間各密封面由壓鑄機鎖模力鎖緊。開模時,壓鑄機頂桿推動模具推板,推桿推動滑塊向右。在推出過程中,由于動模套板內斜導向槽的作用,使斜滑塊在向前運動的同時,向兩側分型,在推出鑄件的同時,抽出鑄件側面的凹凸成型零件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、斜滑塊抽芯機構設計要點:
(1)為了使斜滑塊與鑲塊、斜滑塊與斜滑塊的側向分型面間完全密合,防止壓射時金屬竄入形成飛邊,影響壓鑄件尺寸精度,斜滑塊與動模套板裝配后的要求如下:
①斜滑塊底面留有0.5~1mm的空隙
②斜滑塊斷面需高出動模套板分型面一小段距離
(2)在有多塊斜滑塊組成的抽芯機構中退出滑塊時要求同步,以防止壓鑄件由于受力不均而產生變形。通常在兩塊滑塊上設置橫向導銷,強制斜滑塊同步推出。
(3)為了便于清楚斜滑塊底部殘留的金屬碎屑、涂料油污,應在斜滑塊底部的動模支承板平面上開出深度為3~4mm的排屑槽。
(4)在定模型芯包緊力較大的情況下,開模時,斜滑塊和壓鑄件可能被留在定模型芯上或斜滑塊產生位移,使鑄件變形。為此,應增設強制裝置,確保開模后斜滑塊穩(wěn)定地留在動模套板內。限位銷未抽出斜滑塊前,斜滑塊不能徑向移動,被強制留在動模套板內。
(5)動模部分應設可靠的導向元件,使壓鑄件在承受側向拉力時,仍能沿推出方向在導向元件上滑移,以防止鑄件在抽芯時,由于斜滑塊的抽芯力大小不同,將鑄件拉向抽芯力大的一側,造成取件困難。
(6)斜滑塊端面上設置澆注系統(tǒng)時,要防止金屬液竄入套板和斜滑塊的配合間隙。垂直分型面上設置縫隙式澆口,則以不阻礙斜滑塊徑向順利移動原則。
“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本網站發(fā)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,可以聯(lián)系本站!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!